《培养写作能力的“学评式”语文课例研究》《美丽的颜色教学反思》
作者: 李欣宏 | 发布时间: 2019/11/2 10:10:07 | 1423次浏览
【教学反思】
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,所以在备课过程中,我在思考如何通过设置几个问题来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内容,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合作相结合,并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:师生互评、生生互评等。
课堂开始,我从标题着手,让学生理解标题的含义,从而自然地引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,然后通过改标题的方式,让学生体会最苦与最乐在文中的具体体现,从而感受居里夫妇的伟大之处。最后通过品味语言,体会传记语言的真实性和生动性,从而感受语言的美丽。至此,整个课堂三个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。
这节课,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:
一、导入不够新颖
在课前,我已经让学生认真预习了这篇文章,所以学生很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居里夫人。而我的导入语依然是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,让学生猜说的是哪个人物,这种问题导入,不够新颖,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很小。
二、板书设置不合理
整节课下来,我在黑板上只写了文章的标题和作者,剩余部分都是让学生填补。在课堂上,我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,让他们上黑板去写居里夫人的人物形象,但我没有规定他们写在哪个地方,所以学生写的比较杂乱,这看起来没有一定的规章秩序。
三、课堂上朗读部分较少
无论何时,朗读应该贯穿课堂始终,但我的课堂,仅仅就是在开始,让学生选择三句话进行朗读,后面的教学流程中,就没有朗读这一环节。但是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,只有通过朗读,才会体会语言背后的含义。
【打印此页】
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