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“学评式”语文课例研究》公开课《咏雪》
作者: 李欣宏 | 发布时间: 2018/9/27 14:53:21 | 1327次浏览
《咏雪》教学设计
李欣宏
一、谜语导入
同学们,老师今天出了两个谜语,看看哪位同学能猜出谜底呢?
小小白花天上栽,一夜北风花盛开。千变万化六个瓣,飘呀飘呀落下来。
说象糖,它不甜,说象盐,又不咸。冬天有时一片,夏天谁都不见。 ————雪花
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《咏雪》。
二、作者作品介绍
《世说新语》,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,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、逸事。以短篇为主。全书共8卷,分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、方正、夙慧等36篇。其中,《咏雪》选自《言语》篇。
三、朗读课文
要求:1、把握停顿,读准节奏
2、读出重音
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。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“白雪纷纷何所似?”兄子胡儿曰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兄女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公大笑乐。即公大兄无奕女,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。
四、疏通文意
1、字词解释
2、翻译
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,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,和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。不久,雪下得急了,谢太傅高兴地说:“这纷飞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:“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。”他哥哥的女儿说:“不如比作乘风而起的柳絮。”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。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,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。
五、整体感知
1、默读课文,思考: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?交代了哪些内容?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
2、“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”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,极精炼地交代了:
时间: 寒雪日 地点: 内集 人物: 谢太傅、儿女
事件:讲论文义
六、内容探究
1、“撒盐空中” “柳絮因风起” 两个比喻,哪一个更好?为什么?
“撒雪空中差可拟”:重在写实,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与把盐洒向天空中的样子接近,注重形似
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:这句比喻,片片雪花在空中飘飞,飘飘洒洒,纷纷扬扬,与柳絮在空中飞舞形态非常相似,注重神似,突出了雪的洁白、轻盈。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。所以这一句比喻不但形象、生动,而且意蕴更加深刻。
2、谢太傅对二人回答的优劣并未评定,只是“大笑乐”,你怎样理解“公大笑乐”?
(1)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。 (2)“笑”前喻,“乐”后喻。
(3)为“柳絮”一喻而“笑乐”。
3、同是咏雪,为什么文中只重点介绍了“兄女”的身份,而未提及“兄子”胡儿的详细身份,作者的用意是什么?
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,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。
4、同是咏雪,为什么文中只重点介绍了“兄女”的身份,而未提及“兄子”胡儿的详细身份,作者的用意是什么?
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,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。
5、“寒雪”“内集”“欣然”“大笑”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? 融洽、欢快、轻松。
6、结合原文,分析主要人物形象
由“雪日内集”“与儿女讲论文义”“欣然”“大笑”“乐”等处可见谢太傅(谢安)博学多才,性格开朗
由“撒盐空中差可拟”可见谢朗讲究实事求是、认真严谨。
由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得知谢道韫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。
七、课外拓展
在你的心中,雪像什么呢?你能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句呢?
八、作业
1、背诵课下注释及翻译
2、完成《补充习题》